论画以形似近与儿童邻的意思?

88 2024-01-13 16:08

论画以形似近与儿童邻意思就是指因为儿童年代生活经验与知识范围,看画只能看到形的似与不似,而认识不到形以上更深一层的思想意义。

例如一幅唐诗的画,题为: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从表面上看,这幅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如果只看童子画得象与不象,或来访者画得好不好,又或松画得怎样,云又画得怎样……如果只从这些“形”来看,这画的品位好象只是一般,但是,如果你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懂得这首诗与画的深刻含义,你便知道这里描写的是当时社会一位怀才不遇的文人, 因愤世忌俗而隐居山林,洁身自好。画中的主要人物隐者并没有出现, 而是通过访问者与童子的对话宋表现的。

毫无疑问, 作者对这位隐士是十分赞赏的。这位隐士虽没有与观众见面,但他的处世态度,他的心态,却让人明明白白。这种表现手法十分简洁。

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 中国画所追求的“神似”,就是借物咏志, 要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志趣与哲学思想。 中国绘画要真实地反映意境, 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要求画家不仅应具备精湛的造型技巧和高超的绘画功力,而且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如果不具备这些,是画不好画的, 画已尽, 而意不止; 笔虽止, 而势不穷。 中国画是情景交融的艺术, 所以人们说“技巧的成熟与文化的渗入”是绘画审美的两大因素。

有人把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两句话与“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观点等同起来,这是误解。 苏轼是说不能仅仅以形似来论画,但并没有否认形似的重要。艺术形象要抓住对象的本质特征,加以突出表现, 只有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物或者景象加以强调、夸张,这样才能使绘画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集中、更理想, 也才能引人入胜,打动人心。就以“松下问童子”这幅画来说, 也只有通过它的形表现出它的品格来, 这位访问者也应该画成一位高人,而不应是俗士,童子则要画得既天真又懂事的神态。云要画得更深,松要画得更苍劲, 没有这些景物的衬托、烘染,也就显示不出那种意境,也就表现不出隐士的品格。

现在人人都讲要创新,这是必然的趋势。但怎样才是创新了呢?却很少有人能说出一个道道来。有人以为只要画得与传统不同就是创新, 这样的“创新”真是太容易了。这是对创新的一种误解。其实,各个时代,各个国家与民族也都在不断地创新。否则,现在与原始时代的东西岂不还是一样。没有人们的创新就不会有历史的进步。中国自然也是这样。但中国画的创新无论如何“创”, 怎么“新”, 它都还应该是电国画。各个国家, 各个民族都有着它自身的一些特点。那么,我们要创新也就应该了解我们中国画有哪些最基本·的特点,而不是什么只要与传统不同便算是创新。

中国画由于使用的绘画工具与材料的制约, 其线描与墨受书法笔墨的影响, 它的表现方式则常以虚实、隐显、聚散、纵横、起伏、顿挫、强弱、张扬等等法则体现绘画的质量、空间、立体的运动感。构图要求宾主有别,大小相称,繁简适量,轻重相宜,疏密自然,虚实得体,偃仰有度等。故与偏于写实的西画不同, 中国画是重神韵而偏于写意的。又如, 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的抒情方式主张含蓄, 内敛, 含而不露, 耐人寻味。 “意在言外”, “无声胜有声”。而西方文化则偏爱表现、裸露、张扬、激情、直抒等表达方式。故有人戏称中国文化为“包子文化”, 西方文化为“比萨文化”。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我爱你,就象老鼠爱大米”,这两种表达爱情的不同方式也可算东西方文化的代表吧,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不知我们的创新, 是遵循“包子文化”还是“比萨文化”的思路走下去呢?抑或是它们的混血儿?

陶瓷艺术作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艺术, 荟萃了中华民族的精髓,在其发展历程中,不仅因其独特的雄浑之美使迁客骚人为之醉心, 也因其秀逸之美而深受文人墨客的亲睐。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要传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艺术,不可以离开传统空谈创新。优秀的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提高综合素质、陶冶情操,这是陶瓷艺术综合素养的核心,对陶瓷艺术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